世俗未知,而直以恶寒战栗名阳热气虚,阴寒实胜,因而为治,误人多矣。如梧子大,每服三二十丸。
三阳热盛吐血,宜升麻葛根合犀角地黄汤,热甚加芩连清解可也。至于内痈已成,不能拔出,只用冲和外贴,使在外温合成脓,自脏腑而出,不至肉烂,死生所系,全在服药之功,治法见前。
而又有阳变而为阴者,草医凉剂之过也。俗医治伤寒,误人多者,无过于此。
但见少阳休汗下,柴胡去半入蒌良。热甚者,可服四钱,亦有可服一、二十钱者。
或表热半传于里,半尚在表,则不可汗、下,宜小柴胡之类和解之也。大陷胸丸,即大陷胸汤加杏仁、苦葶苈子、蜜也。
或其人素有寒湿,为表邪遏郁,或已成黄,又经发汗,传入太阴,从阴而化,谓之湿寒发黄也。寒热往来者,邪热半在表、半在里也,进退不已,而言无常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