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邪气并于阳则阳胜,并于阴则阴胜,阴胜则寒,阳胜则热,阴阳上下交争,虚实更作,故寒热间发也。每服一二十丸,天明清肉汁下,内加当归、川连各二钱五分。
一小儿食炙甘甜之物,常作泻,大便热痛,小便赤涩,此膏粱积热所致,用四苓散、清胃散,各四服,诸症稍退,乃用四味肥儿丸而瘥。一小儿巳午时,搐热惊悸,发时形气倦怠,面黄懒食,流涎饮汤,此心火虚而不能生脾土也。
大抵此症,亦有禀父肾气不足不能言者;有乳母五志之火,遗儿熏闭清道不能言者;或儿病津液耗损会厌干涸不能言者;或肾气不充,虚火上炎,伤肺不能言者;有惊风中风不能言者。一小儿禀赋虚羸,时常作痢,年十三岁,泄泻不食,手足并冷,诸药不应,余谓命门火衰,六君子汤、八味丸治之寻愈。
一小儿每忽哭白睛多,每悲面色赤。 不信,乃用解散之药,果项强口噤,汗出不止,手足并冷,遂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、木香治之,渐愈。
一小儿十五岁,因大劳,目赤作痛,发热作渴,脉洪大而虚,用八珍汤加炒黑山栀,一剂诸症顿退,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。盖心为脾母,脾为心子,然心既病则脾土益钱氏生犀散治心经虚热。
一小儿患咳嗽,服牛黄清心丸,加喘促腹胀,此脾肺气虚也,用六君子汤顿愈。 化丸治诸疳生虫,不时啼哭,呕吐清水,肚腹胀痛,唇口紫黑,肠头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