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恶寒,便是寒少。《内经》曰∶“身半以上者,风中之也;身半以下者,湿中之也。
前条用五苓者,以心下有水气,是逐水非利小便也。阳明主在里之阳,故能使阳邪入聚于腹耳。
瘥后日暮微烦,以其病方瘥,强与谷食不消也,损谷则愈矣。君火之阳内发,寒水之邪外散矣,故治太阳伤寒以发汗为第一义。
伤寒脉浮紧者,麻黄汤主之。 善医者,必于他症中审察而预防之。
风为阳邪,风中太阳,两阳相搏,而阴气衰少。项背强KTKT,是痉之征兆,故用葛根;身体强,是痉状已着,故用栝蒌根;卧不着席,脚挛急,口噤齿,是痉之极甚,故用大黄、芒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