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,温、凉、寒、热,补泻各从其宜。兹见发热汗多,乃里热炽盛之极,蒸腾胃中津液,尽越于外,非亟夺其邪以救津液不可,故宜大承气汤急下也。
卫阳失护,荣阴内空,邪仍不解,更生烦躁,此亦虚烦虚躁,乃假热之象也。 以麻仁丸主之,养液润燥,清热通幽。
苋煮汁,愈初痢。”且其为物,柔而滑润,于郁不逆,甘缓润下,又如油之洗物,未尝不洁。
至于汗下失宜,过之则伤正而虚其阳,不及则热炽而伤其阴。未经汗下而烦躁,多属阳,其脉实大,其证热渴,是烦为阳盛,躁为阴虚。
程知曰:天地郁蒸而雨作,人身烦闷而汗作,当以脉浮决之。故复发其汗以抑卫而和荣,荣卫和而病自愈矣。
此条谓有表里证者,非发热有汗,口干烦渴,水入则消,小便自利,太阳、阳明之表里证也。服已须臾,啜热稀粥一升余,以助药力。